400-123-4567

新闻资讯 分类
申海涛:文本、礼仪、日常——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完美体育的基因密码

  完美体育2023年6月,习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,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,即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,其中连续性放在首位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丰富的文献典籍、肃穆的庆典祭祀以及质朴的日常生活是其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,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。

  习总强调指出:“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、治国理政智慧,为古人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,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,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。”卷帙浩繁的典籍藏书是积累民族智慧、传递历史文脉的载体。德国学者阿莱达·阿斯曼认为当宏伟的建筑和纪念碑变成废墟之时,“那个时代的文本却会继续被抄写、被阅读、被学习……是一座更能持久的纪念碑”。

  在世界古文明中,中华文明是唯一以文字记载延续至今的文明,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孕育出了灿若繁星的诗词、歌赋、艺术、哲学、饮食、医药、建筑等等,这些瑰宝代代相传,凝聚文化认同,传承民族记忆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,蕴含着天下为公、民为邦本、为政以德、革故鼎新、任人唯贤、天人合一、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、讲信修睦、亲仁善邻等核心价值。中华文明特有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凝练在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策中,且历经沧海桑田凝定为民族的文化基因,形成强大的生命力,绵延不绝,历久弥新。

  自殷墟甲骨以来,古人撰著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,清代编纂《四库全书》收录经史子集3461种,20世纪90年代,国家组织编纂《续修四库全书》收书种类达5213种,但这也只是传世文献的一小部分,浩瀚的文本承载着我们知所从来、思所将往、方明所去的文化命脉,也是民族精神的源泉,文化自信的底气,让这些文本“活下来”“传下去”是我们的使命所在。习总指出,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,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、保护好,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。

  哈布瓦赫认为仪式“是由一套姿势、言辞和以一种物质形式确立起来的崇拜对象构成的”,其目的是“满足纪念某种宗教记忆的需要”。不仅宗教记忆,民族记忆更需要仪式来强化,通过年复一年重复的礼仪,共同的文化元素得到认同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,《孝经》载有,“安上治民,莫善于礼;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”;《论语》告诫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礼乐教化已融入传统文化血液之中,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

  中国古代礼仪繁琐,有所谓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”之说,儒家“十三经”之一的《仪礼》载有士冠礼、士昏礼、士相见礼、乡饮酒礼、乡射礼、燕礼、大射、聘礼、公食大夫礼、觐礼、丧服、士丧礼、既夕礼、士虞礼、特牲馈食礼、少牢馈食礼、有司彻礼等十七篇之多,大到执政者祭拜天地神祇,小到老百姓操办婚丧嫁娶,礼仪成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“受命之君,天之所兴”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祭祀是国君沟通天地的重要途径,从而显示其受命于天的合法性,往往在国家生活中列为头等大事。社交活动中的燕礼、乡饮酒礼、射礼、士相见礼等,个人生活中的祈子礼、冠礼、笄礼、士昏礼、丧礼、祭礼等,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礼仪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再现,是中华文明的形式表达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承载。

  一定意义上,礼仪是中国古人外在行为规范的约束与内在道德准则的表现,国君不能为所欲为,否则会有天的惩罚;百姓不能无所禁忌,否则难以心安理得。诚然,在现代化的冲击面前,古代繁琐的礼仪中不乏糟粕要淘汰,但我们绝不能一概否定,要秉持扬弃的观点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提炼、整合适合新时代的行为规范,继承、创新迎合现代化的道德准则。萃取传统礼仪中的崇德向善、尊老爱幼、爱岗敬业、勤俭节约的因子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,正如习总所指出的,要坚持守正创新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,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,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。

  唐君毅说,“中国所谓文化者,人文之化成于天下也。文必附乎质,质必显乎文。日常生活为质,精神文化生活为文”。日常生活不同于、哲学、艺术、文学、史学等领域的精神生产,它是广大民众每天不断重复的衣食住行的小事、饮食男女的私事,但这恰是文明赓续的底色,是传统文化的深刻根基与真正寓所。恩格斯指出,“人们首先必须吃、喝、住、穿,然后才能从事、科学、艺术、宗教等等”,形而上的传统文化依托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。

  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无意中承载了历史的记忆,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渗透到习以为常的民俗节日、乡约族规、春联俚语、戏曲小调之中。诸如,年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,每逢年节会有贴春联、祭祖先、逛庙会等各种民俗,代代相承,年年如此。据孙作云考察中国“年”源自于黄帝战败蚩尤之后的纪念,在胜利纪念日鞭炮毕剥、桃符一新、打鬼驱魔,魔鬼即蚩尤的鬼魂,而这个纪念日就是“年”。探源烛幽,“礼失求诸野”,历史保存在民俗之中。此外,城市里的勾栏瓦肆,乡村中的草头班子是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,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,西皮二黄、梨花大鼓、莲花落、时调小曲、河南坠子、山西梆子等等各种传统戏曲表达出来的是婚丧嫁娶的习俗,嬉笑怒骂的俚语,桑蚕织纺的生活,观众与演员、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,传统在娱乐中得以承继。甚至,日常生活中的寺庙、祠宇、庭台、楼阁、胡同、城门、园林、碑刻、古宅、墓地都负载着历史,它们是物质化的历史记忆。

  中国古代日常生活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,要适当地改造、创新以适应现代工业文明。现代化首先需要人自身的现代化,“使人由自在自发的存在状态向自由自觉的存在状态跃升”,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规训、重建则显得至关重要。“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”,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  总之,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,文本、礼仪、日常是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。保护优秀文本、规范传统礼仪、扬弃日常生活,辩证取舍、推陈出新,传承中华文脉,守护民族之魂,坚定文化自信,激发文化活力,以“两个结合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

  【作者:申海涛,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璞,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2023年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专项项目“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研究”(SKSZYB23-03)、河南理工大学“研究阐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”专项项目“概念史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”(SJDZXZD2023-01)的阶段性成果】

官方微信 关闭